感情的伤害、友情的背叛…当真心换绝情,你可以这样处理失落。

感情的伤害、友情的背叛…当真心换绝情,你可以这样处理失落。

谁都有真心换绝情的失落时刻,偏偏这种真心换绝情的难过,就是越真心越难过,如果不曾付出,那麽根本就是不痛不痒,甚至还可以对绝情痛快反击,而偏偏就是「真心」,真心受伤了,因为付出,因为期待,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对待,这种难过真的是往肚子里吞,往骨子里的疼。

20岁的我们 吵架轰轰烈烈

20岁的时候,面对友情或是爱情的真心换绝情,都是轰轰烈烈的,可以哭上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,骂了好久好久,还挂心着对方,过得好不好?一边自己痛着,一边为对方着想。

等过了好久好久才发现,其实对方早就跑了,人去楼空,付出真心的那个人却留在原地好久好久,再一次一次的伤心之後,逐渐明白,有些人真的永远不必等。

30岁的我们 吵不起来也恨不久

走过了荒唐的20岁,那个眼泪跟情绪都可以恣意挥霍的青春时期,到了 30 岁,人家都说 30 而已,真的不只而已,连面对伤心都是淡淡的,就是知道再执着也追不回这段关系,有些朋友关系淡了就淡了,爱情走了也就走了。

眼下要想的也不只是关系,还有更多的自己,30岁开始看见自己了,知道自己不能这样难过下去,因为绝情的人早就走了,不会再回来,没有人在乎自己的情绪,自己总得扛起一些照顾自己的责任,於是淡淡的收拾心情,在触景伤情的时刻,想着把回忆留给回忆吧。

日子在过难免总会遇到几个负心的人

日子在过难免总会遇到几个负心的人,再好的感情,也难敌时间的考验,人要是变了就变了,或者自己本来就看错了眼,误把无心当有情,更多时候是人变了,处境变了,想法不同了,看待你不若过往只是那个单纯的你。

因着你的身份地位而有所求,因着你的善良而予取予求,人啊,总是到最後才看清,自己原来只是被当作某一个职位的人,被经营的关系,一但没有利用价值,就成为与对方无关的人,而自己还在挂念着对方,情感这种东西是互相的,一但受伤了几次,看人的眼光也会变得好些。

再怎麽视力不好,总不会每次伤心都一无所获。

张爱玲的华丽与荒凉 人生凡事要趁早

张爱玲的华丽与荒凉 人生凡事要趁早 我们这一代的文青应该没有人不为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所倾倒,迷恋着她文笔的针针见血,欣赏她笔下的女人鲜明有特色,她传奇的一生透过文字真真实实地留下来,既展现新时代女性思维,跳脱传统窠臼,写下一页新女性历史,诚如《半生缘》名句「我们再也回不去了」,这句话既可用在爱情,也可以用在女人身上

为什麽爱不长久?日抛型的速食爱情

为什麽爱不长久?日抛型的速食爱情   现代人生活繁忙,要不是有稳定交往对象,要不就是一言难尽,经常换对象的人,总是到後来就懒得解释,把自己过好比较实在,如果说,隐形眼镜有日抛跟长戴,那麽爱情的长短也只是反应需求,不同款式有其市场价格,爱情也是,速食的爱情,有时候也会承担比较大的风险,长跑型的爱情虽然风险低,

再怎麽伤心都是第一次最伤心

第一次真心换绝情总是最难过的,像是第一次失恋,第一次失去友谊,那种感受绝对是刻骨铭心的,付出越多伤越重,随着越来越多的经验,就剩下叹息。

面对这样的受伤,可以怎麽处理失落?我觉得就是好好伤心一场,不要压抑,一次宣泄,然後好好转身往前走。记得有个很好的朋友後来因为做了直销,彼此的情谊生变,并不是因为直销不好,而是对方把钱看得比我还要重要。

当时的我很难过,哀悼多年情谊一夕生变,20岁的我可能一边咒骂一边难过,30岁的我虽然难过,但更有勇气面对,我写了信给对方,感谢这些年的友谊,没办法像过去一样互相陪伴,仅管未来的路有些不同,但祝福、关心仍在,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存在着。

对方没有回讯,而我能好好告别,这就是我对自己负责,也对这段情谊好好说再见。长大教会我们的事,就是如果这件事不做会後悔,那现在就去做,当时我想,要是友谊就停在这样尴尬的僵局,太也太不值了,至少把真心告诉对方,无论是不是绝情那都是对方的事了,再也与我无关。

有心的人总是能真心相待到最後一刻,也许这就是绝情能伤人的原因,但这也是真心可爱的地方,就是因为付出真心,才懂得珍惜 。

 

 

◎Photo Via:IMDb…

CRM、DMP和CDP:管理顾客资料,用哪个系统好?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文/TenMax Tobey

MarTech 行销科技,在近年来蔚为风潮,随着隐私政策逐渐收紧、数位广告成本升高,以第一方数据为本,运用资料实践精准行销、旧客留存的 CDP(Customer Data Platform,顾客资料平台)成为 MarTech 领域的耀眼新星。

对 CDP 有基础认识後,是否觉得 CDP 跟传统的 CRM、DMP 功能有些类似?究竟这三个工具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?我们将透过这篇文章,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。

在介绍差异之前,让我们简单了解 CRM 与 DMP 的特色吧!

一、什麽是 CRM?

CRM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,顾客关系管理)搜集「实名」的资料,帮助品牌统整现有顾客的会员数据与销售纪录。CRM 的功能可简单归纳为下列三点:

1.储存线上、线下的第一方数据

CRM 的资料由品牌「主动」向顾客搜集而来,包含:官网注册会员、实体店面加入会员、问卷调查、POS 机、Line 绑定会员等。所搜集到的数据通常属於传统的顾客资讯,例如: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电话、住址、Email 及交易纪录等。

2.依据会员资讯进行客制化行销,提升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

利用上述顾客资讯,品牌方便可以依此进行分众,规划各种行销活动,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会员制定客制化的行销策略。例如:针对常购买洋装的女性顾客发送新款裙装 DM、推测常购买衬衫及西装裤的男性顾客为上班族,进而寄送皮鞋促销优惠讯息等。这些服务使会员得以接收到符合其喜好的产品资讯,提高对品牌的好感度和回购率。

3.协助行销人员维系会员关系

除了储存顾客资料、进行客制化行销,CRM …

CDP是什麽?「顾客资料平台」如何解决4大行销痛点?

Image Source:pexels

文/TenMax Tobey

盯着越来越高的广告成本,好不容易吸引新客进站,却不知道消费者为何没有完成购买?堆积了大量的网站与订单数据、费力收集会员资料,却不知道该如何分析运用?新顾客开发困难、旧顾客渐渐流失,除了降价促销和砸钱下广告,还能怎麽样提升销售?

如果你正面临着上述问题,苦恼之余却只能依赖着大量的媒体预算来找到新客、维持业绩,何不腾出几分钟时间,来认识这个新兴的数据解决与行销方案「顾客资料平台」(Customer Data Platform,以下简称 CDP)。

第一次听到这个行销新工具吗?别担心,TenMax 将制作一系列文章,带你认识 CDP,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不可不知的新法宝,有效提升旧客购买频率与客单价。

读完这篇文章,你将知道这些:

  • 什麽是 CDP ?

  • 身为行销人,我该怎麽使用 CDP?

  • CDP 能解决的 4  大痛点

一、什麽是 CDP?

根据 CDP Institute 的定义:「CDP 是一个套装软体,可以建立一个具有永久性、统一性的客户数据库,并可串接至其他系统。」有点生涩难懂吗?接下来,让我们动用翻译年糕,为你白话介绍 CDP 的核心概念和使用方法。

简而言之,市面上各家 CDP 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不尽相同,但大致上会包含以下几种功能:

  1. 数据整合:统整各资料来源,并且能识别、配对出顾客所有线上、线下的行为资料,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。

  2. 贴标分群:根据不同方法帮顾客贴标,并且根据标签来分群出需要的受众。

  3. 行销自动化:建立自动化的行销活动流程,串接讯息发送工具和广告平台。

「蛤,什麽是贴标分群、自动化行销流程?」先别恐慌,我们将在下一段的 CDP 运作流程中,一一向你说明。…

Dr. J/2041年将负债8兆!一图看清劳保基金破产现况,有望根治吗?

Image Source:Padai – 自己的作品,CC BY-SA 4.0

文/Dr. J

●当大家都老了—导致劳保破产化的人口结构

小毛五代同堂共计200人,30年前大多数都是青壮年,大家一起赚钱,整个家族都存了很多家族基金,并承诺家族成员退休後,就可以领取家族基金所给付的老人年金过生活。

经过了40年後,大家都逐渐老了,有些比较老的开始先领取年金,可是大家过於努力工作,下一代的人数变少,每退休两人,只有一个人上来工作赚钱,使得赚钱後缴给家族基金的钱变少了,随着退休的人愈来愈多而且活得很长,领的人变多,开始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现象,家族基金开始变少,还好这几年累积的家族基金还不少,虽然吃老本但还没破产,可是随着领的人快速大幅度增加,收支落差愈来愈大,预估6年後就没钱了,到时候该怎麽办呢?

●一年提拨200亿元,够吗?

如同小毛的家族一样,劳工保险基金也有一样的问题。

因近3年政府拨补快要破产的劳工保险基金720亿,以及劳工保险基金的投资效益还不错,每3年精算一次并公布之「2021年劳保普通事故财务精算报告」(以下简称精算报告)显示劳工保险基金破产延後至2028年,比上一次预估时间延後2年。

很多人不知道劳工保险基金的状况,本文将以白话文搭配图表的方式来解说现况。首先,第一个问题是政府为何要拨补劳工保险基金?答案很简单,劳工保险基金收入不足以支应支出金额,依据精算报告第50页所示资料画出的图表如下:

2021年,劳工保险基金金额还有成长,但实际上收入已经不敷出,主要是因为政府拨补与投资收益;但是,投资不一定年年赚钱,拨补也跟不上收入与支出差额逐年转负的速度;依据精算报告第50页的资料,将在2024年收支差额高达负1,300亿元,2028年掏空剩下的7,000余亿元基金,2041年变成负8兆多元的负债,2070年暴增到负71兆的负债。

目前政府负债约6兆余元,未来光是劳工保险基金破产就可达负71兆的负债,劳工保险基金的问题,早已不是每年拨补个200、300亿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;政府拨补机制,说难听一点只是拖延问题,看着劳动部年金改革网站的最新进度,还停留在2022…对不起打错了,是2021年1月,就让人万般感慨,军公教退休机制改革果断迅速,但面对劳工保险机制的改革却缓慢龟速…

Image Source:劳动部

●结论:政府到底做了什麽?该做什麽?

政府对於几个重要议题似乎没有明显的改革进度,像是少子化办公室於2017年停摆,已回归行政院人口政策下的「完善生养环境方案」;时至今日,去(2021)年仅剩下15.3万出生人数,而且今(2022)年可能不及14万人,相较於1980年代每年40万人的高峰,仅剩下35%,生育率最後一名,政府的策略到底是什麽?

上个月笔者写了一篇《不顾趋势、鸡肋凑数的「长照柑仔店」?失能的是老人,还是我们的长照政策》,评论广设「长照柑仔店」的政策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,忽略了我国未来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不足的窘境,更严重的是此一政策为了创造绩效,笔者实地走访附近的两个「柑仔店」,根本只是里长、社福团体就可以举办的普通老人聚会活动,看似满满的成果,但都是空的,当初为了照顾失智喘息服务之原始目的已不复存在,沦为每年百万预算撒在大海中消逝不见。

本月这一篇分析的劳工保险基金破产问题,依据精算报告与一些公开资料所示,还是让人摇头叹息,柿子软的军公教问题立马解决;现在愿意公开谈论此一问题的人士也很少了,笔者算是蚍蜉撼树,只能写篇文章唤醒人们的重视。

实际上,劳工保险基金的问题并没有多特别,解决方案就是「多缴、少领、延後领」,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没有进度,看着政府拨补劳工保险基金来拖延问题的爆发时间,年轻人看起来都领不到,还在拿大家的钱来掩饰问题,让人怀疑延後至2028年破产,也不过就是把烫手山芋丢给下一任总统解决。

少子化因应政策看不到、老人照顾表面化、劳工保险年金即将破产化,我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呢?

【VPN】最真实的NordVPN评价心得,2022最完整的注册、使用教学、连线速度实测

会看到这篇的你,应该对VPN不陌生,那麽在VPN界中被称为最高CP值的「NordVPN」也肯定听过,NordVPN也是PPT上最多人讨论的一款VPN。

这篇就要来跟你讲讲这个让大家爱不释手的NordVPN到底有什麽好的?为什麽大家都要非它不可?又为什麽大家都要那麽推荐它?

也会带你了解我自己实测NordVPN的使用心得评价,以及会一步一步教你注册、下载到如何实际操作电脑版和手机版使用NordVPN,完全不用担心不会使用。

本篇也会有我自己实测NordVPN连线国外伺服器的连线速度,让大家可以参考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传说中那麽神!

软体资讯

软体名称:NordVPN
软体语言:英文、西班牙文、中文 (Android)…
软体类型:VPN
软体性质:30天试用版、付费版 (最低 USD$ 3.67 / 月)
装置数量:6 台
支援平台:Windows、macOS、Android、iOS、Linux…
官方网站:https://nordvpn.com/
线上客服:24 / 7

立即查看NordVPN优惠

文章目录

NordVPN到底有什麽好的?为什麽大家都推荐它?

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,为什麽大家都推NordVPN?真的是它比较好用吗?还是它比较便宜?或者它比其他VPN速度要快吗?

其实,真的要说,必须从很多面向来讲,首先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NordVPN价格便宜吗?

NordVPN的价格在VPN里面不是最便宜的,但一款VPN可不能只考虑价格,而不把其他因素考虑进来。

一定要多方面考量,将自己的需求考量进去,才能挑到一款适合自己的VPN。

像是这篇要介绍的这款NordVPN,虽然价格不是最便宜的,速度也不是最快的,但是它的使用者体验评价很高、有简易上手的操作介面、连线非常稳定、拥有数一数二的伺服器数量、连线速度整体来说也表现得很不错!

因此这样的价格配上这样优良的VPN品质,久了自然会做出口碑,使用的人越多,NordVPN也发展的越快,也更有经费扩大经营,提升产品品质,又有更多人喜欢,完全是一个良好的正向循环。

就是因为种种因素,加上企业有系统性的规划与政策,NordVPN才渐渐被称为「最高CP值的VPN」!

不过你可能会想问,VPN不是最注重隐私、安全性吗?那麽NordVPN的安全性如何?

没错,我们用VPN通常不外乎就是几个用意:

  1. 想要翻墙,用对岸或其他国家地区的资源,例如:看对岸才有的爱奇艺节目、美国Netflix才有的影集。
  2. 提升安全性,隐藏你的网路踪迹,保护IP位置,感觉这样比较安全。
  3. 解除有区域或IP限制的使用情境,例如:要下载免空的档案,下载多个档案时要等很久,可以透过VPN改IP来省去等待的时间。

基本上我们会用VPN不外乎就是这几点,但除了必须翻墙或是解除IP限制才能使用的需求外,你如果是为了提升安全性而使用VPN,当然也OK,但问题是就算我们使用VPN来上网,你也感觉不太出来差异。

如果先排除连线速度,单纯论安全性来讲,平常没使用VPN上网与使用VPN来上网其实你真的感觉不出什麽差异。

没使用VPN也是跟平常一样上网,有使用VPN也是照样跟平常一样上网,难道你会因为你有使用VPN而跑去上一些平常不会上的网站吗?也许有人会,但我相信应该是占少数。…

十个 NFT 必知术语!矿工费、铸造、地板价、空投、白名单是什麽?

有人有在玩吗

最近不管在哪都可以看到、听到「NFT」这个字,我们先前写过关於 NFT 的基本介绍,有读过的人应该有些认识了。如果你对於 NFT 非常感兴趣,非常想要试试身手,或者是朋友们都在聊,你也想多认识一点才好加入话题,那这几个跟 NFT 有关的行话你一定要认识!

(图片来源:pixabay

1.地板价 Floor Price

地板价指的是某一系列的 NFT 在交易市场中「最低」的入手价格,地板价如果越高,代表这系列 NFT 的价值越高。不过地板价是有可能会变动的,有些投资者会买一些处於地板价的 NFT,等着它在市场上涨价的机会

2.铸造 Mint

Mint 算是在货币圈最常看到的单字,它在 NFT 的交易市场中,指的是「铸造」。当你在买一项数位作品时,这个作品需要先加入区块练技术中来铸造成 NFT,也因为 NFT 是区块链技术下的产物,因此它也具备无法窜改的特性。在 NFT 交易平台上都能看到 Mint 按键,若喜欢就按下去吧

3.销毁 Burn

既然有铸造,那当然会有销毁,NFT 是以区块炼技术所打造,不仅仅是个艺术品,要删除它也需要透过「Burn」用区块炼技术来销毁

4.矿工费 Gas

2022年数位行销 3 大趋势预测/EDM重返荣耀?「围墙花园」又是什麽?

Image Source:Facebook

文/TenMax Tobey

挥别跌宕起伏的 2021 年,时序已堂堂进入了 2022 年。迎战全新的 365 天,数位世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?TenMax 监往知来,为你整理三大广告科技注目主题,快来看看吧:

隐私至上!第一方数据将主宰行销行业

自从 2020 年初,Google 宣布阶段性淘汰第三方 Cookie 後,业界关於隐私保护、饼乾替代方案的讨论声浪不断,成为这两年数位广告市场的焦点话题。2020 年,不论是广告商、发布商或是广告主,无不处在焦虑、探索的阶段,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,数位广告生态圈已逐渐发展出应对的方案(如:UID 2.0),新的产业热点也应运而生:

数据即金钱,各家启动「围墙花园」变现机制

围墙花园(Walled Garden)最原始的定义是「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(封闭平台),其中所有的规则都由生态系统的营运商来控制。」後来普遍用以形容 Google、Facebook、Amazon 等科技巨头的广告平台战略。具体来说,当平台可以发展出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广告联播网,即已达到围墙花园的级别:

  1. DMP(Data Management Platform)当中的受众锁定依据,源自於自家平台拥有的第一方数据;

  2. DSP(Demand-Side Platform)可以将广告投放至选定的版位(包含自家及合作的第三方平台);

  3. DCO(Dynamic Creative Optimization)可以完成广告的客制化设计,并提供广告托管功能。

Image Source:TenMax

这两年,建构自家的围墙花园成为了 Cookie 替代方案当中的一个选项,然而,围墙花园需要强大的资料力、技术力与业务力才能实现,对於小型发布商与企业来说相对困难;反过来说,拥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则手握优势,例如:

  • 新零售巨头

DeFi是什麽?去中心化金融如何能让存款利率翻倍?沿革与展望一次看懂

Image Source:Ethereum

文/张凯君

DeFi可说是近来加密货币领域最热门的关键字之一,也是在公有区块链上,开发出来的金融应用程式。相较於传统金融服务,DeFi有透明灵活的特性;但随着DeFi的进展,也会不断出现法律与监管议题的新挑战,不可不慎。

去中心化金融(Decentralized Finance, DeFi)问世迄今时日尚短,目前恐怕还找不到精确的定义。比较笼统的说法,是泛指所有在区块链上执行的金融服务。这些金融服务包括存贷、保险、资产交易等,且随时间展延而种类越趋多元,共同特点是:理论上不存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角色,一切服务流程都凭藉电脑程式码控管。DeFi存活在传统金融体系的平行宇宙,整个DeFi生态圈构成了没有金融机构的金融业。

区块链+智能合约 如虎添翼

话说从头,DeFi最早的星星之火,是由身世成谜的中本聪(Satoshi Nakamoto)点燃的。2009刚开年,金融风暴余威犹存,中本聪一手打造的比特币区块链就在春寒料峭中开始运行。这是第一个DeFi的典型案例,首次达成去中心化架构下「价值」的安全交换,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,连没有银行帐户的人都可以使用。

2014年,对区块链满怀梦想与热情、年方弱冠的加拿大籍俄裔青年布特林(Vitalik Buterin)站上中本聪的肩膀。他依据自己前一年撰拟的白皮书,在一群同好的合作支持下创立「以太坊」(Etherum),并且利用也许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「初次代币发行」(ICO)筹措到发展资金。ICO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金融的特质,因为过去新创企业要募集资金,只能依赖创投公司,一般人对新创企业则苦无投资管道,现在ICO却能让基於区块链的科技新创业者直接与投资大众对接。

以太坊与比特币区块链两者间最容易辨识的差异之一,就是以太坊可部署智能合约(Smart Contract),而比特币区块链没有这个功能。智能合约是一组电脑化的交易协议,也就是由程式码以各种条件判断陈述,直接控制数位资产或业务流程,指示机器在不同情况发生时给予恰当的反应。智能合约概念的提出时间甚早,可以追溯到1994年,也就是布特林出生的那一年,只是一直没有受到重视。沉寂20年後人们才意识到,区块链搭配智能合约可谓如虎添翼,相得益彰。因为智能合约就是储存於区块链的应用程式,可让区块链上自动执行的交易种类更为多样,交易过程更为透明;而合约程式储存於区块链,难以窜改,亦可有效提升交易信任度。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略去金融中介机构 效率更高

有些人称呼以太坊为「比特币2.0」,但布特林心中勾勒的想望远不止此,他的目标是让以太坊成为一部「世界电脑」。具体而言,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,全球的开发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,开发各种类型不限功能的应用程式,创建新产品。而且为了利於用户与应用程式的互动,以太坊特地将某些常见的使用案例(Use Cases)加以标准化。例如ERC-20,也就是「代币标准」,任何开发者想在以太坊上部署代币时,都能直接将ERC-20当成模板。具备如此优渥的开发环境,以太坊自然成为开展DeFi的应许之地。

相较於传统金融服务,DeFi有什麽特别的吸引力呢?略去金融中介机构的做法,原则上会使交易费用更低,效率更高。以存贷为例,存款者可以在帐户中存入加密货币并赚取利息,但利率可能是传统银行的数倍到数十倍。当然如此高收益伴随潜藏的代价,例如DeFi的帐户不会有存款保险,应用程式也不会保留存款准备金,存款人有可能因网路攻击、极端市场条件或其他营运、技术方面的失误而蒙受损失。

这里有一个着名的案例。Slock.it是以太坊起步之初颇受瞩目的一个专案,这个专案在筹资时尝试了不同的做法:建立一个分散式自治组织(或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(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, DAO),名称就叫The DAO,并发行DAO代币,用来换取以太币。DAO代币持有者可以针对换得的以太币如何使用来提案(例如原本的专案Slock.it就是众多提案之一),并享有投票权与所有权,权利按每人持有的代币比例而定。如果有人不同意某个被通过的提案,他有权撤回属於自己的资金,方法是启动「分割」(Split)功能,创立一个新的「子」DAO,把自己有权动用的以太币都移进去。在这种运作方式下,The DAO就像一个去中心化的创投基金,注资、红利及分配全由智能合约处理。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法律与监管议题 层出不穷

2016年5月,为期4周的ICO募得1,200万枚以太币,当时价值相当於1.5亿美元,事情看来相当顺利。不料,接下来还没撑满1个月,就在6月17日,身分不明的参与者逮到了智能合约程式码的漏洞并发起攻击。这个漏洞存在於分割DAO的程式码中,有「递回呼叫」的问题:用户可反覆呼叫合约,呼叫结束前帐户余额不会更新。於是攻击者藉由与智能合约的互动不断抽取资金,被阻止时已转出价值5,500万美元的以太币。注意到攻击者并没有窜改智能合约(事实上他也办不到),而是利用合约程式本身不够周延来攫取不当利益。这起事件除了显示无论电脑科技如何进步,终究改变不了人性的贪婪之外,也提醒我们,随着DeFi的进展,会不断出现法律与监管议题的新挑战。

除了上述的顾虑外,承担DeFi体系中交易媒介、计价单位与价值储存功能的是加密货币,因而加密货币的币值波动剧烈形成另一个隐忧,这恰好就是稳定币(Stablecoin)登场的时机。稳定币是币值锚定稳定资产(例如美元)价格的加密货币,目前钉住美元的稳定币中,流通量最高的是Tether币(USDT),由民间机构Tether Limited发行。为了让Tether币与美元维持1:1的兑换关系,每发行1元Tether币,必须有1美元等值的储备资金加以支撑。Tether币建立在Omni Layer平台,这个平台又架构於比特币区块链上。不过Tether币是中心化的加密货币,未来也没有打算去中心化的迹象,而且Tether币背後是否真有足额准备也不时受到质疑。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透明度与重组创造 令人激赏

趋势观点/Apple新隐私政策上线满半年!隐私保护成效如何?脸书广告5步优化对应冲击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文/TenMax Tobey

苹果於 iOS 14(与其後版本)所加入的隐私新政策「APP 追踪透明度(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,简称 ATT)」,於今年 4 月 26 日正式上线,实施至今正好满半年。这项新政,开启了用户隐私保护的新篇章,与此同时,也打击了应用程式商广告投放与效益衡量的能力——其中,社群巨头 Facebook 首当其冲。为此,Facebook 积极备战,也在这半年间陆续更新应对策略,以维持广告业务的稳定与永续。本篇文章,TenMax将与你一同追踪,苹果隐私新政上线半年期间,对脸书造成了什麽影响,以及脸书如何调整脚步、全力应战:

一、概念回顾:iOS 14 隐私更新,是什麽?

在进入正题之前,让我们先花点时间回顾 iOS 14 隐私更新的具体内容:过去,iOS 系统「默认」每位用户都同意应用程式搜集自身的「广告识别码(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,简称 IDFA),如果用户不愿意和应用程式商共享自己在应用程式中的行踪,则必须手动进行关闭;与此相对,为加强用户隐私保护,ATT 架构规定,每个应用程式都必须主动、事先徵求用户的同意,才可以搜集该用户的 IDFA。

具体来说,应用程式必须在用户使用 APP 时,跳出视窗,请用户选择是否同意与该应用程式分享自身的网路行为与资料;若是用户点击不同意,则 Apple 将禁止该应用程式蒐集大部分的数据。此一更新实施後,可预期有显着比例的用户将拒绝与应用程式共享资料,也代表着应用程式将难以了解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,以及其与广告互动後的行为;基於此,Apple 同时推出了 SKAdNetwork 2.0 作为解决方案,来处理无法获取 …

仅19%的人愿意回办公室上班!矽谷工程师眼中一场史无前例的员工革命 如何发生的?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文/鲈鱼

在这扇窗子面前坐了602天之後,我终於第一次回到办公室上班。回去是想看看老朋友,也顺便给点面子。结果老朋友没看到,面子给了也没人知道。

从七月1号园区就开放回来工作,也许是试水温作为下一步计划的蓝。当然这是自愿。最早说是九月1号全面回来上班,後来延到十月,现在延到明年一月。这一延再延,也许是为了疫情,也许是为了不愿意告诉我们的原因。而这个现象在矽谷非常普遍。

Image Source:方格子/鲈鱼

要回去当然是还是回到原本属於自己的那个老座位。走进办公室就像进入一座鬼城,那层楼有近两百个座位,那一整天包括我在内,只有两个人,我比在家工作还要寂寞。老早就在媒体上看到矽谷没人要回去上班,现在多少得到一些印证。

厕所的感应器又恢复到以往的敏捷,里面也又播放着轻摇滚,拿铁跟卡布奇诺仍是一大早就在准时那儿等着顾客上门。中午跑一趟餐厅更让我感动⋯⋯所有的餐点都是两块钱一份,餐厅的服务人员比员工还要多,大家全部戴口罩,对每一位顾客都非常亲切地招呼。

回到过去专门用来给员工休息和自习的楼层,里面仍摆设着雅致的沙发、高脚工作枱和吧枱,就像IKEA的陈列室。这里提供自取的烈酒和高档零食,可是一整天没有一个人走进来。好像有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在那儿等你来,可是没人知道,也没人在乎。

这里的工作空间是家里的几十倍大,网路永远不会断,也绝对比家里安静。如果需要开会,所有的会议室都已经升级为 Zoom 的专用会议室。

可是这样的办公环境为什麽没有人愿意回来?

Image Source:方格子/鲈鱼

史无前例的抗拒潮 

距离明年必须全体回到公司上班的日子只有不到两个月,可是民调显示只有19%的人愿意每天回来上班。剩下的81%有一半希望永远在家工作,一半愿意弹性回来。矽谷在乎数字,如果有一半的员工不愿意回来,两个月後要如何收场 ?私下问过的同事几乎都不愿意回来,问到如果必须要回去怎麽办,答案只有「换工作」三个字。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用等到那一天就先跳槽了。现在市场好得很,早点跳先抢好的,免得到时候挤破头。

当然每一个人不愿意回来的原因都不尽相同,这些後面我会归类讨论。

总之,看着拒不回办公室的浪潮日渐升高, Google、Facebook、Apple、亚马逊、微软⋯⋯每一家都把必须回到办公室的日子一再向後推延,话也越说越软。亚马逊才宣布不再坚持必须回来上班,把这个烫手山芋推给各个部门自行决定。

这个现象已经在矽谷全面发酵,最後被迫改变的不会是员工,而是雇主。这是一场科技公司史无前例的员工革命。

综合几篇报导的重要数字 ,我们就不难了解革命是不是真的正在酝酿中:

◆疫情之前 70% 的科技公司都要求员工必须全面在公司上班。

◆现在有几家公司仍旧坚持不得而知,但很快就必须要公布答案。

◆如果雇主加薪三成鼓励员工回来,67% 的员工会选择「不必了」。

◆如果雇主强制规定回来上班,50% 的员工说他们会辞职。

这麽大的变化在两年前是没有人能够想得到的。到底是什麽力量在过去的20个月改变了这一切 ?

答案是「成果」两个字。

不要再跟我谈生产力

过去矽谷大型科技公司一直不敢全面推行长期在家工作的原因,是担心产能会受到影响。除了个人生产力,矽谷更在乎的是整合、沟通与群策群力,这些都非常需要面对面在同一个空间里建构──但是这个理论从来就无法证实,也无法实验,以至没有公司敢冒风险去挑战。直到疫情来袭必须全面一夜净空,在完全没有准备,毫无测试也毫无讨论空间的情况下,矽谷的办公室一夜之间全部空了,可是一切仍需照常无缝运转──这些,每一家都做到了。这长达20个月的测试到今天都没停,没有人敢否认这样的测试够长、够彻底、够有说服力。

结论是:产能不但没有受到影响,每一家科技公司业绩跟股票都爆涨。所以员工都开始质疑:为什麽我不能用这样漂亮的成绩单来交换自由?

的确,在家工作沟通方面仍会有一些损耗,可是这些都已经用加长工时补齐了。以前下班就走人,人去楼空之後别人也不好意思继续追杀到家里。现在没有下班这件事,那些没有了结的事也就不知不觉在晚饭後继续悄悄进行。所以严格地说,损耗的代价已经由员工承担了,只要按时交出成果,只要公司达到预期业绩,过去那一套妨碍产能的陈腐理论就不应该再成立。所以你没有理由要我回来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