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5月 12 By 怎么用astrill 0 comment

我是「社才」不是「社畜」!社畜想成功创业,第一步原来超简单!

最近台湾职场间很流行「社畜」这个名词,这个单字最早来自日文「社畜」(しゃちく/ShaChiku),是日本上班族自嘲的用语,意指自己彷佛公司养的家畜一般,为了工作必须放弃个人的尊严、私人时间、休息甚至睡眠,一切以公司为重。会这样说,事实上跟日本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渊源;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後,许多企业对员工不再采用终身雇用制,上班族很担心失业,只好什麽都唯命是从,加上日本人服从的民族性格,逐渐有了「社畜」这个称呼。

↑韩剧《老顽固实习生》剧照

可休息,别躺平!4招带你抽离「社畜」漩涡,从学习、舒压、坚持开始!

可休息,别躺平!4招带你抽离「社畜」漩涡,从学习、舒压、坚持开始! 职场上有很多「不太新的」的流行语,例如「社畜」和「躺平族」。虽然他们完全在叙述不同的状况,但在我看来,他们有蛮多关联性。 ↑日剧《部长与社畜的焦急罗曼史》 先定义一下好了,维基百科说: 「社畜」来自於日本企业底层上班族的

社畜也有分等级?3招活出质感人生:断舍离、读好书、培养美感,成为人群里最耀眼的高级社畜!

社畜也有分等级?3招活出质感人生:断舍离、读好书、培养美感,成为人群里最耀眼的高级社畜! 在这个什麽都容易取得的时代,学会断舍离真的是一个重要的技能。随着年纪增长,每天要思考的事情变得多而复杂,简化生活方式和需求,是在这现代丛林世界里,还能保有自我的方式之一。过程中发现,当生活中有太多的物品时,会分散注意力,要花

我的日本姨丈是个道道地地的传统日本人,头脑好工作也非常优秀,他年轻时一直待在人人称羡世界知名某品牌电脑公司担任工程师,开发出了许多厉害的系统与程式,据说连早期台湾警政署的指纹建档也是我姨丈开发出来的。照理说,如此优秀的社员应该得到公司充分的生涯保障才对。事与愿违,小时候暑假都待在东京阿姨家的我依稀记得,姨丈经常为工作烦恼忧愁,一问之下才知道,他并非终身雇用的社员,而是「约聘」,即使已经在大集团待了一二十年,每几年还是得面对一次续约与否的心理压力。为了获得新合约,他只能拼命工作来换取公司认同。

↑韩剧《老顽固实习生》剧照

不只我的日本姨丈,有时候和日本朋友聊天,也会常常听到他们对工作叹气,比方报告做不好就被主管用严厉的态度苛责,甚至到了辱骂的程度;又或者,明明假日和家人正在出游,却被主管的一通电话叫回办公室等等,真的是不折的「社畜」啊!

↑日剧《我要准时下班》剧照

不过回过头来,曾经是员工後来自己创业的我,还是要替台湾辛苦创业的老板们说说几句好话。比起日本,台湾的工作状况大体上好多了,台湾政府的劳基法基本上比较倾向劳工权益,加上我们这个社会习惯用社群创造舆论带风向,台湾的员工很勇於为自己争取权益。我相信台湾还是有许多惯老板,但不把员工当「社畜」的好老板也不少。

↑日剧《我要准时下班》剧照

我想,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们,应该有不少的人将来也想要自己创业、有朝一日自己当老板。那麽,过来人的我会建议你们,想要成功创业的第一件事,就是「不要把自己当社畜,而要把自己当夥伴」。心态上的改变,是创业成功的开始。

说先说在前头,这是指合理的工作范围内才应该有的夥伴心态,如果公司不在乎你的身体健康、不在乎个人的休息时间,不断要求处理超过身心负荷的工作内容,那麽这已非社畜不社畜的问题,早点离职才是上策。

我常对团队的同事们说:「在正常的工作内容下,要尽量把自己当作老板的夥伴。」同时,别把自己当「人工」,要把自己当「人才」。

↑韩剧《老顽固实习生》剧照

很多员工进了公司,喜欢凡事都把自己心态放在公司的对立面,凡事皆用劳资双方的立场解读,在如此不健康的工作前提下,怎麽可能万众一心缔造佳绩?公司团队的所有人,就像是在同一艘船上,老板或许是那个掌舵手、其他同事就像是负责划桨的水手,如果舵手想往东其他人却往西,遑论到达目标,沈船也是迟早的事了。

↑日剧《我要准时下班》剧照

优秀的创业家要懂得综观思考,对不同立场的人都能够有同理心。既然自己未来有一天要创业当老板,就别老用「社畜」或帮别人打工的心态小看自己,而要懂得将格局放大,从团队的高度看一份工作,以及自己所在的位置。你越是以团队目标为重,必然就会越获得重用,随之而来的是他人的尊重与佩服,不但不会变成「社畜」,更有可能成为「社才」。

或许因此会承接更多的任务与挑战,但只要在合理范围内,都可以试着把它当作一种磨练、一种为未来创业先准备的经验,所以我说,想要成为优秀的工作者,正向思考太重要了。

↑日剧《我要准时下班》剧照

职场上总是遇到猪队友?划清职责、做好自己,适时的让「拒绝」成为一种本事

职场上总是遇到猪队友?划清职责、做好自己,适时的让「拒绝」成为一种本事 工作中总是遇到猪队友?除了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猪团队的一员,再来就是去看看猪队友总是做了些什麽让人生气,说实在的要让猪队友变成神队友着实有难度,但不要让自己从神队友变成猪团队才是更为重要的事。 ↑《怪奇物语》剧照。

职场生存法则:「会说话」跟「会做事」一样重要!得体应对才有好人缘

职场生存法则:「会说话」跟「会做事」一样重要!得体应对才有好人缘 大家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因为新冠病毒而搞得大家人仰马翻,也没有预料到竟然会拖这麽久,还影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产业,范围之广,甚至超过了金融海啸或是 SARS 时期。在这一波困苦的景气寒冬中,不管是主管或是同事们,大家心里一定都不好受;主管要承受公司营运和

除了心态的改变,另一点就是懂得「举一反三」。老板要求的任务目标,不只完成就好,而是能创造更多原本意想不到的结果,不只老板惊喜,更会得到同事们的佩服,进而产生良性竞争让绩效更佳。当然,职场上的一些小细节也别忽略,尤其是懂得「职场伦理」这件事。现在的社会不比过去,很多时候年轻员工不见得会像我们以前一样,对老板总是毕恭毕敬,因此我也试着与年轻同事用一种比较轻松接近朋友的方式相处,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不礼貌。老板不该对员工不礼貌,员工也不可以对同事或主管态度随便,这是在世界任何职场都一样的事。现在工作很流行用 LINE 等通讯软体开设群组来横向沟通,但请记得,无论是主管或同事在群组里面的提问,都要懂得尽快礼貌性回覆,有好的职场伦理,才会有好的团队风气。如果你有一天想要当老板,用同理心思考就对了!

↑日剧《我要准时下班》剧照…

2022 1月 10 By astrill可以几个人一起用 0 comment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文/鲈鱼

在这扇窗子面前坐了602天之後,我终於第一次回到办公室上班。回去是想看看老朋友,也顺便给点面子。结果老朋友没看到,面子给了也没人知道。

从七月1号园区就开放回来工作,也许是试水温作为下一步计划的蓝。当然这是自愿。最早说是九月1号全面回来上班,後来延到十月,现在延到明年一月。这一延再延,也许是为了疫情,也许是为了不愿意告诉我们的原因。而这个现象在矽谷非常普遍。

Image Source:方格子/鲈鱼

要回去当然是还是回到原本属於自己的那个老座位。走进办公室就像进入一座鬼城,那层楼有近两百个座位,那一整天包括我在内,只有两个人,我比在家工作还要寂寞。老早就在媒体上看到矽谷没人要回去上班,现在多少得到一些印证。

厕所的感应器又恢复到以往的敏捷,里面也又播放着轻摇滚,拿铁跟卡布奇诺仍是一大早就在准时那儿等着顾客上门。中午跑一趟餐厅更让我感动⋯⋯所有的餐点都是两块钱一份,餐厅的服务人员比员工还要多,大家全部戴口罩,对每一位顾客都非常亲切地招呼。

回到过去专门用来给员工休息和自习的楼层,里面仍摆设着雅致的沙发、高脚工作枱和吧枱,就像IKEA的陈列室。这里提供自取的烈酒和高档零食,可是一整天没有一个人走进来。好像有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在那儿等你来,可是没人知道,也没人在乎。

这里的工作空间是家里的几十倍大,网路永远不会断,也绝对比家里安静。如果需要开会,所有的会议室都已经升级为 Zoom 的专用会议室。

可是这样的办公环境为什麽没有人愿意回来?

Image Source:方格子/鲈鱼

史无前例的抗拒潮 

距离明年必须全体回到公司上班的日子只有不到两个月,可是民调显示只有19%的人愿意每天回来上班。剩下的81%有一半希望永远在家工作,一半愿意弹性回来。矽谷在乎数字,如果有一半的员工不愿意回来,两个月後要如何收场 ?私下问过的同事几乎都不愿意回来,问到如果必须要回去怎麽办,答案只有「换工作」三个字。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用等到那一天就先跳槽了。现在市场好得很,早点跳先抢好的,免得到时候挤破头。

当然每一个人不愿意回来的原因都不尽相同,这些後面我会归类讨论。

总之,看着拒不回办公室的浪潮日渐升高, Google、Facebook、Apple、亚马逊、微软⋯⋯每一家都把必须回到办公室的日子一再向後推延,话也越说越软。亚马逊才宣布不再坚持必须回来上班,把这个烫手山芋推给各个部门自行决定。

这个现象已经在矽谷全面发酵,最後被迫改变的不会是员工,而是雇主。这是一场科技公司史无前例的员工革命。

综合几篇报导的重要数字 ,我们就不难了解革命是不是真的正在酝酿中:

◆疫情之前 70% 的科技公司都要求员工必须全面在公司上班。

◆现在有几家公司仍旧坚持不得而知,但很快就必须要公布答案。

◆如果雇主加薪三成鼓励员工回来,67% 的员工会选择「不必了」。

◆如果雇主强制规定回来上班,50% 的员工说他们会辞职。

这麽大的变化在两年前是没有人能够想得到的。到底是什麽力量在过去的20个月改变了这一切 ?

答案是「成果」两个字。

不要再跟我谈生产力

过去矽谷大型科技公司一直不敢全面推行长期在家工作的原因,是担心产能会受到影响。除了个人生产力,矽谷更在乎的是整合、沟通与群策群力,这些都非常需要面对面在同一个空间里建构──但是这个理论从来就无法证实,也无法实验,以至没有公司敢冒风险去挑战。直到疫情来袭必须全面一夜净空,在完全没有准备,毫无测试也毫无讨论空间的情况下,矽谷的办公室一夜之间全部空了,可是一切仍需照常无缝运转──这些,每一家都做到了。这长达20个月的测试到今天都没停,没有人敢否认这样的测试够长、够彻底、够有说服力。

结论是:产能不但没有受到影响,每一家科技公司业绩跟股票都爆涨。所以员工都开始质疑:为什麽我不能用这样漂亮的成绩单来交换自由?

的确,在家工作沟通方面仍会有一些损耗,可是这些都已经用加长工时补齐了。以前下班就走人,人去楼空之後别人也不好意思继续追杀到家里。现在没有下班这件事,那些没有了结的事也就不知不觉在晚饭後继续悄悄进行。所以严格地说,损耗的代价已经由员工承担了,只要按时交出成果,只要公司达到预期业绩,过去那一套妨碍产能的陈腐理论就不应该再成立。所以你没有理由要我回来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