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8月 03 By astrill是什么软件 0 comment

image source: Unsplash 

文/陈伊婷

随着加密技术的进步,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越趋广泛及多元,近几年声量居高不下的,非NFT(Non-fungible token,非同质化代币)莫属。

世界各地名人、品牌及艺术家等,皆纷纷投入发行NFT行列,以新型态方式创造市场价值及品牌能见度,并保有艺术创作的独特性。NFT在艺术、收藏、游戏、元宇宙及具有赋能的特性上,跳脱以往框架,也因此越来越多人愿意投入这个未知但潜力无穷的市场,寻找NFT多样发展的可能性。同时,各企业和名人也开始利用这股NFT风潮,藉机发挥更多元的行销面向。

 

以下透过《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》舆情分析系统调查,一探NFT在行销层面带来的可能性。(完整报告免费下载: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)

 

2021年NFT之买家及销售量成长19-30倍

2020年因全球疫情爆发,各国人民减少跨国跨城市的移动,多了许多居家时间,使得人们花费更多时间投入在网路上,进而让NFT成为大家关注的项目。到了2021年,NFT作为艺术品的形式才真正被艺术家采用且带起大幅度讨论,透过线上数位平台自行销售的方式,更加拓展了艺术品创作及销售方式的可能性。开始有更多NFT项目跟随这股潮流发行,带动了整体市场的规模,增加至两千七百四十一万美元左右,成长1837%。

image source: 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

 

此规模增长也推升GameFi热潮,让原有大多以收藏形式的NFT,更推向边玩游戏边赚取报酬的模式。另外,DAO (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,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 模式兴起,其为社群领导的团体,主要依据智能合约内容授予成员投票权代币或NFT来进行管理,形式类似於私人社区。如Demi-Human, Azuki皆在没有名人网红加持曝光下,透过成员间互相学习、互利等优势,实践社群力等於NFT价值的吸引力,为其创造高黏着度、热度,并打破OpenSea平台上销售纪录。

(完整报告免费下载: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)

 

台湾搭上风潮,将NFT项目更加推向热议话题

在台湾,多位名人及企业单位也接续发行NFT项目。其中,将NFT推向第一个热议高峰的为歌手黄明志贩售歌曲「玻璃心」的NFT,透过《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》舆情分析系统调查显示声量来到6,623则,而艺人周杰伦发行的Phanta Bear在2022年1月也造成一股风潮,最後则为2020年4月发行的无聊猿带起最高的声量。藉由名人发行、替换社群大头照及分享收藏的方式,以及赋能予NFT拥有俱乐部会员的身份性象徵,让众多人兴起购入NFT的念头,更加把NFT推至大众眼帘。

image source: 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

 

而人们购买NFT的动机,透过《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》舆情分析系统调查显示,最主要为「投资」,占总声量52%,接下来则有22%出於「收藏」目的,另外有12%的人基於「好奇」购入。

 

image source: 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

 

NFT三大行销面向⎻「增加曝光话题」、「维系忠实顾客」及「扩大既有群体」

品牌或创作者利用发行NFT,在网路上制造话题,加以提升自身曝光度,也能藉此吸引更多认同品牌、创作概念之族群,同时达到扩大既有群体的效果。此外,也有众多NFT具有赋能,亦即持有者能享有特别的福利,进而成为新型态VIP会员证,进而提高粉丝及顾客忠诚度。

顶呱呱与AMIS帐联网公司的「Qubic」携手发行7款采用盲盒形式贩售的翻玩角色NFT,并提供NFT赋能,蒐集全套者有机会获得终身黑卡,终身享有8折优惠。除食物本身外,创意、流行等元素亦促使大众购买其NFT,可见顶呱呱发行盲盒NFT,刺激了市场的销售及流动性,也替品牌巩固自家的消费群。

image source: 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

 

完整报告免费下载:《NFT加密艺术策略—揭开行销应用价值:为什麽大家都在疯NFT?》洞察报告。

完整产业社群深度报告免费下载

2022 6月 18 By 怎么用astrill 0 comment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文/TenMax Tobey

近两年,疫情笼罩全球,大众减少外出与异地旅游,透过网路寻找乐子、和亲友保持联系;此一背景,使得人们对社群平台的依赖倍增,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网红创作者身上。观察到这样的趋势,各大品牌纷纷加强社群媒体投资,积极与具有影响力、可以策动消费者购物的网红们建立合作关系。尤其在东南亚,TikTok 红人带来的行销效益,正以惊人速度扩散中!如果你抱有困惑:究竟什麽是网红?品牌该如何下手、选择哪个平台?千万别错过 TenMax 为你精华整理的文章:

一、什麽是「网红」?预算少也能合作!

基本上,在社群平台上拥有 1000 名以上粉丝/订阅者的用户,我们就称其为「网红」,或者是「影响者(Influencer)」。网红是网路世界的名人,透过在线上塑造个性、分享生活与观点,以培养自己的受众群,进而影响这群受众的情绪与消费行为。多数的网红是人类,但动物和虚拟人物(例如 VTuber)也正在社群平台中发挥强大的影响力,并且可以帮助品牌与目标消费者建立连结。

「网红行销一定要砸大钱才能做吗?」这是早期品牌主投入网红合作常见的迷思之一;事实上,随着网红生态系发展渐趋成熟,网红的层级也有所细分。品牌可依据自家的品牌定位、行销目标,选择适合的网红类型。举例来说,奈米网红与微型网红,就适合预算有限,或者是企广撒种子、深化互动的品牌。你可以从下方的表格,探索适合自家品牌的网红群体:

【网红层级】

【追踪人数】

【特点】

奈米网红(Nano)

1k-10k

低成本、高互动率,且与本地消费者连结感与凝聚感较强

微型网红(Micro)

10k-50k

低成本,可提供分众内容,受众轮廓清晰、兴趣一致

中型网红(Mid)

50k-100k

成本效益高,与品牌维持强大夥伴关系

大型网红(Macro)

100k-1M

知名网路名人,可带来广大的覆盖率与触及数

超大型网红(Mega)

>1M

知名公众人物,高成本但可带来巨量的触及数

二、网红行销有用吗?全球品牌主加速投资!

网红行销起步於十多年前的部落格时代,并且在近年加速成长。除了成为疫情期间的投资热点之外,也是 Cookie 退场的年代,可靠的解方之一。自 2019 年起,全球网红行销市场急速成长,反映品牌主对於网红行销效益的肯定。根据尼尔森数据指出,高达 71% 消费者信任来自网红的广告内容,而平均 …

2022 4月 07 By astrill是什么软件 0 comment

Image Source:pexels

文/洪偲瑀

LINE是台湾人日常几乎天天碰到的通讯社群软体,根据We are social 与 KEPIOS发布的最新台湾数位使用报告,位居社群平台使用率第一名,覆盖达 95.7%,不过近期在日本,霸主地位似乎受到挑战。

Image Source:DATAREPORTAL,《Digital 2022: Taiwan》

日本电信公司NTT DoCoMo的社群研究单位近日发布日本学生的社群媒体使用行为调查,针对小学低年级、高年级组,以及中学的男女学生,统计最爱用的社群App,发现样本中SNS(社群媒体服务)的使用比例,随着年龄而递增,其中又以女生为主要用户,不过小学男生比小学女生爱用Twitter,小学低年级男生也比同龄女生喜欢用IG,分别占3.7%及1.3%。

另外,在LINE、Instagram、Twitter、TikTok四种社群媒体之中,虽然各族群使用率大多以LINE为最多,但可以观察到TikTok近年在小学低年级学生间使用比率飙升,甚至在低年级女生使用者中超越LINE(22.5%),来到28.8%的使用率。

2022 1月 10 By astrill是什么软件 0 comment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文/SOHO/ 小六小姐

『社群』的本质

回归社群的本质,那是通过我们的对话、沟通、表达,所吸引而来的聚众,带有一种凝聚、向内稳定的力量。聚众基於「信任」,让我们(传播者/创业者)无须时刻地「去证明」我们值得信赖,进而能专注地进行自己的事,带动信任的流动。这些信任的链接,中心是锚定在我们散发出的言行举止。

来到网路的世界,社群的性质仍然没变,改变的只是「工具」。这个工具(网路),协助我们打破空间的次元壁,无远弗届的沟通、对话与宣扬,将我们的声音带到更遥远的地方。然而聚众的效果,就像星空般星星点点散落各处,直到聚的力量越大,发出的光就融合在一起,更亮更耀眼。

---

我有一家客户是做宠物美容,因为信任的缘故,将网路行销交至我手上。起初我给了一份报价单,报价结构是每月例行的基本费,再另外加上服务费,如有月例外的个案,则会加收个案费用。

客户没被我的基本费吓走,仍然把合约从一间行销公司,移到我这「一个人」的工作室。不是因为我开的费用更低廉(事实上价格差不多,但我愿意提供出的服务明显更少,仅围绕在我擅长的文案,其他制、投放,都因为我自己非专业而不愿收费。)但他们的坚持合作,反而吓得我专程从台北驱车前往台中为了「主动降价」。

当时的起心动念,就是察觉到或许有些小店的经营者,其实未曾留意到「网路行销」其实可以做得更轻盈,甚至根本毋需付出大额费用。而他们的坚持合作,竟然也是出於觉得我是个能帮他们用心维系的对象。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主动降价,视实际需求收费

这很反直觉吧!但我真的就这麽做了,而且是专程。

收费的背後,要视实际的需求,而这个需求不单单出於经营者的愿望,更多的是要为他们看到经济结构中,他们是否真的能取得这麽相应的资源与维持利润。

作为区域性的宠物美容店家,我在他们店里待了两小时,一小时洗一只狗,两个人又洗又烘,收费500元,摊提一个人时薪250元,还要再看租金与设备的摊题费用,加上一个付出的时间单位难以叠加获利。付出劳力所换来的点滴收入,那一点一滴,我都跟着同理备感艰辛。

他们的良善,使我自愿自动降了不少费用,不是为了讨好、更无需被感谢,只是我觉得这样更合理,我赚的心安、我赚的不会生出另一个「业」。我就想着宁可不接,要是接了,也要合理。少花费在我这的费用,可以让他们至少多几天不会做白工,真正省下来的才是收入,我衷心祝福他们能扩展而且健康。

但基於相互尊重,我虽有同理也不是做公益,该收的例行费用、个案费用,我则一样收取。包月基本费是确保我在合作期间,有个基本底薪,每月维持少少的几间客户的稳定安逸结构换取生存。因为不断波动流进的案子,总会让心躁动不安,要花更多时间才能静下来,那样的成本更大於收益。

不断增加广告投放费用,真的是必要的吗?

行销公司的费用中,实际收入他们自己口袋的其实很低廉,但总体费用仍然很高,因为费用都花在广告投递了。

客户告诉我,因为行销公司说触及率降低,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增加投递费用。一方面这费用不是进广告公司口袋,所以索取得也心安,但没人去反思,这真的是必要的吗?

Image Source:unsplash

如果你的产业(创业)明显是区域性质,你的客户来源就受区域限制。那麽你真的也该回头思考,你是真的需要不断增加(网路)社群行销的广告投放金额吗?答案很明显:不用啊!

有人会开超过五公里的车,送宠物去美容吗?

以我的客户宠物美容为例,社群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区域邻里有机会认识到这间小店,心力与资源就多放在实体、关注在日常真实的互动就好!而我真正的价值是把经营者真实的善念,传播接引到这个世界让更多人看见。为了这个善,他们多做了许多事、有许多的坚持,我只是开启一道窗,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真正的用心,因此素材非常朴素,就像他们自己的口说、手作一般,无需过度的商业包装与炫技,更没有太多我的「文学系」影子。

他们需要的,是把投放资源锁定在区域投放。社群经营对他们而言,比起包装,更像是形象窗口,偶然有客人留意到他们,来到社群中就能看到他们日常坚持的琐事,还有底下跟客人最真实的互动。这些才是真实的,不是「经营」更不是「行销」,而是真实。

回到社群的本质,做自己的事,网路是个好工具,但不要被反客为主的勒索。

即将到来的元宇宙,其实也跟现在生活不会有太多差异,虚拟扩充实境 VR眼镜 甚至完全不可能在这几年普及,概念热与市场热还存在巨大落差。其实更多年前我们都体验过了我们的元宇宙:模拟市民,只是那里少了交易等复杂性。

科技在变,不变的仍是我们的当下,我们的念头与选择,别慌匆匆的忘了这个「真实世界」。本质始终没变,原点仍在那里,但我们需要回到原点思考一下再前行。